产量产值:亩平香菇产量1866.67公斤,每公斤出售均价63.40元,亩平产值120595.93元。(其中,含副产品产值香菇蒂2239.33元,其每公斤售价为6元左右。 香菇种植效益:综合上述产量、产值、成本核算,亩平净利润为70783.39元。 以上就是农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香菇冬季如何栽培管理,技术要点有哪些的相关信息,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。 我国香菇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栽培,旬平均气温不**过25℃,接种后60天,旬平均气温不低于10℃。香菇菌种生产包括培育母种、原种和栽培品种3个程序。配制母种培养基,分装试管,,然后选择优良菇种分离母种,选优后扩大原种,繁殖栽培种。 另外香菇可划分为早生种(接种后70—80天出菇)、迟生种(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)。所以在种植香菇时一定要选好品种,不然出菇的时间可不尽相同。 1、香菇室内发菌管理 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。接种后,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。菌袋呈“井”字形排放,高8~9层,室温控制在25℃左右,相对湿度要求70%以下。 接种后1~6天,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,室温要控制在28℃~30℃之间,此期菌袋不能翻动,不要通风,遮阳造成暗光。7~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,室温降到26℃~28℃,每天通风2~3次,7天进行*1次翻堆,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、内外调换位置,使每个菌袋都能接受同样条件的管理。翻堆时要轻拿轻放,严防封口损坏和感染杂菌,同时结合翻堆认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,若发现有星点杂菌出现,用75%酒精50毫升加25%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,封闭。 2、菌袋转色 转色早晚及好坏,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。菌丝生理成熟后,由白色变成红棕色,并出现黄水珠,继之呈现香菇原基。转色期要增加室内散光,加强通风,薄膜要时开时盖,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,促进转色。 3、香菇室外催菇的方法 香菇为低温变温结实菇类。当菌袋转色成红棕色菌膜后,菌袋搬到室外阴处,上下用麦草垫盖好,并洒水保湿,晚上盖膜,白天揭膜,反复4~5天,盖薄膜进行闷菌催菇。